 
	 
	
来源:深圳怡康醫院
多囊卵巢綜合徵是慢性病嗎?從診斷到長期管理的一站式指南
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是育齡期女性最常見的內分泌及代謝性疾病之一,全球患病率約為6%–20%。其臨床表現多樣,但核心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1.排卵障礙:表現為月經不規律,如周期超過35天或每年月經次數少於8次,嚴重者可能出現閉經。
2.高雄激素:臨床可見多毛(尤其見於唇周、下頜、胸背部等部位)、頑固性痤瘡,以及雄激素性脫發。
3.卵巢多囊樣改變:B超檢查顯示卵巢體積增大,邊緣可見至少12個以上直徑2–9mm的卵泡。
PCOS的診斷目前遵循“鹿特丹標准”,即在上述三項中符合兩項,並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類似症狀的疾病後,方可確診。
值得注意的是,PCOS的影響不僅限於月經和生育問題,它關乎女性一生的健康,涉及多個系統的長期風險。

生育挑戰
由於排卵障礙,PCOS成為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這並不意味著無法生育。絕大多數患者通過科學幹預,如藥物促排卵或輔助生殖技術,仍可實現做母親的願望。
子宮內膜癌風險增加
長期無排卵使得子宮內膜持續受雌激素作用,缺乏孕激素的轉化保護,容易導致子宮內膜增生,甚至增加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因此,規律調整月經周期,是保護子宮內膜的重要措施。
代謝並發症
PCOS患者常伴有胰島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脂代謝異常、高血壓以及遠期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
心理健康困擾
激素紊亂、體型變化及生育壓力等因素,使得PCOS患者常伴隨焦慮、抑鬱等情緒問題。心理健康的關注與支持,在全程管理中不可忽視。
PCOS的健康管理全景圖
盡管目前PCOS尚難以“根治”,但通過科學的長期管理,完全可以有效控制症狀、降低遠期並發症風險。每一位患者,都是自己“健康全景圖”的總設計師。
生活方式幹預:管理的基石
生活方式幹預是PCOS所有治療的基礎,其效果有時甚至優於單一藥物。
科學飲食
核心目標是改善胰島素抵抗。推薦低升糖指數(低GI)飲食,多攝入全穀物、綠葉蔬菜和優質蛋白(如魚、豆類),減少精制米面和含糖飲料的攝入,有助於維持血糖平穩。
規律運動
目標是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和控制體重。建議采用“有氧運動+抗阻訓練”相結合的方式,例如每周≥150分鍾的快走、遊泳,配合每周2–3次的啞鈴或彈力帶訓練。增加肌肉量有助於提升胰島素的工作效率。
行為與體重管理
對於超重或肥胖(BMI>25)的患者,減輕體重5%–10%即可顯著改善胰島素抵抗,部分患者甚至能恢複自發排卵和規律月經。此外,保持規律作息、學會壓力管理和情緒調節同樣至關重要。
藥物治療:精准初級的組合策略
在生活方式幹預的基礎上,醫生會根據患者的不同需求和階段,制定個性化的藥物治療方案。
調整月經周期,保護子宮內膜
常用短效複方口服避孕藥(如優思明、達英-35),不僅能規律月經,還能有效降低雄激素水平,改善痤瘡和多毛症狀,適用於無生育需求的育齡患者。
對於存在避孕藥禁忌的患者,可選用孕激素(如地屈孕酮、黃體酮)在周期後半期使用,模擬生理性撤退出血,保護子宮內膜。
改善代謝異常
二甲雙胍作為胰島素增敏劑,可改善胰島素抵抗,降低雄激素,部分患者可因此恢複排卵。特別適用於有糖尿病傾向或准備促排卵的患者。
促進生育
有生育需求時,通常遵循以下路徑:孕前准備(生活方式幹預+二甲雙胍→一線促排卵治療(如來曲唑→二線治療(促性腺激素)→輔助生殖技術(如IVF)。每一步均需在生殖專科醫生嚴密監測下進行。
長期監測與心理支持
PCOS是一種慢性疾病,需建立終身管理的意識。
定期篩查:建議每年定期檢查血糖、血脂、血壓,必要時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及早發現並幹預代謝異常。
積極心理疏導:正視情緒變化,主動與家人、朋友或心理咨詢師溝通。請記住,健康的心理與健康的身體同樣重要,您不必獨自面對這一切。
PCOS就像一位需要您長期相處、深入了解的“朋友”。它提醒我們關注身體信號,引導我們走向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請牢記三件事!!!
早診早治:一旦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尋求婦科或生殖內分泌科醫生的幫助。
堅持長期管理:將科學的生活方式融入日常,必要時遵醫囑用藥。
拒絕焦慮:PCOS完全可以控制,您完全可以擁有高質量的生活和生育能力。管理PCOS,是一場關於耐心的修行。科學的方法,加上積極的心態,終將引領我們走向健康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