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怡康醫院
香港女性漏尿點算好?盆底肌治療改善尿失禁的有效方法?姐妹們,有沒有發現生完娃後,身體多了個 “小調皮”?就是那種咳嗽一聲、大笑一下,甚至抱娃使勁時,底下突然 “漏” 了點,像揣了個沒關緊的水龍頭,尷尬得想找地縫鑽。
別慌,這可不是你一個人的 “小秘密”,好多媽媽都遇見過,咱們給它起個接地氣的名兒:“產後漏尿小調皮”。
為啥會這樣呢?你想啊,懷孕時娃在肚子裏一天天長大,就像個小秤砣,一直壓著咱們盆底那片肌肉(就像一張吊床,托著膀胱、子宮這些 “住戶”)。這吊床被壓了十個月,早就累得松松垮垮了。生娃時,盆底肌肉又得使勁 “開門” 讓娃出來,等於又被拉伸了一回。
結果就是,這張 “吊床” 變松了,托不住膀胱了。平時還好,一旦咳嗽、大笑,肚子裏壓力突然增大,就像給膀胱按了下 “沖水鍵”,肌肉沒力氣 hold 住,可不就漏了嘛!
不過別愁,這肌肉是能練回來的!就像練馬甲線一樣,盆底肌也能通過凱格爾運動變強。
先找到盆底肌在哪兒,你試試上廁所時突然憋住尿,發力的那塊肌肉就是!記住這感覺,平時可別用憋尿的方式練哈,容易出問題。
練的時候姿勢隨便,躺著、坐著、站著都行。重點是 “收縮” 和 “放松”:想象盆底肌在往上提,像把東西往肚子裏拽, hold 住幾秒鍾,然後慢慢松開,讓它徹底放松。剛開始不用追求時間長,收縮 3-5 秒,放松 5 秒,一次來個 10 來下,一天練個兩三次就行。慢慢熟練了,再增加時間和次數。
練這個就像給盆底肌 “充電”,堅持下來,不管是產後恢複,還是預防漏尿,都有好處。關鍵是找對感覺,別用肚子、屁股使勁,不然就白練啦~
要是漏得有點厲害,也別不好意思,趕緊找婦產科或盆底康複科的醫生聊聊,他們有專業的辦法幫咱們 “修理” 這張 “吊床”。
臨床幹預:醫生指導下的進階治療
藥物輔助:局部雌激素(更年期女性陰道萎縮者)、α-腎上腺素能激動劑(如米多君,需謹慎副作用)
物理治療:通過生物反饋儀實時顯示盆底肌活動,幫助患者掌握正確收縮方法;低頻電刺激則能被動鍛煉肌肉使得患者盆底肌力增強。
盆底磁治療:利用低頻脈沖磁場穿透人體組織,作用於盆底肌群和神經,促進盆底肌肉收縮功能的恢複。其優勢在於無需侵入人體,治療過程舒適,對於因疼痛或不適而無法接受電刺激治療的患者更為適用。每周治療 2-3 次,每次 20-30 分鍾,通常經過 1-2 個療程(10-20 次)後可改善漏尿症狀。
手術治療:對於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尿道中段懸吊術是目前臨床首選的手術方式。這種微創手術通過吊帶支撐尿道中段,具有手術時間短、微創小切口的優點。
作為泌尿外科醫護人員,我們想強調:壓力性尿失禁是可防可治的疾病。如果您或家人正受此困擾,不妨先做一個簡單的 “測試”:用力咳嗽時是否漏尿?若答案為 “是”,應及時就診。
總之,產後漏尿不是啥丟人的事,就是身體給咱們提了個醒:“喂,該給盆底肌做做健身操啦!” 練起來,咱們照樣能大笑、蹦跳,做回颯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