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深圳怡康醫院
香港女性念珠菌陰道炎點解會反覆?醫生教你分辨症狀+治療重點
念珠菌陰道炎幾乎是香港女性最常見的婦科感染之一,不少人一年內反覆三、四次,甚至每次月經前後或天氣潮濕時便「又癢又痛」。到底點解會反覆?症狀如何分辨?治療又應該點做先有效?以下以專業角度為你全面拆解,讓你真正擺脫反覆念珠菌帶來的困擾。
念珠菌陰道炎係咩?香港女性點解特別易中招?
念珠菌陰道炎主要由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過度增生引起,它本來就存在於陰道,只要環境失衡便會大量繁殖。香港女性容易反覆發作,往往與以下因素有關:
香港天氣長期潮濕悶熱、穿貼身褲、長時間坐辦公室令私處不透氣,容易造成念珠菌喜歡的酸鹼與濕度環境。再加上壓力大、睡眠不足、長時間應酬、飲食偏甜或高碳水化合物,這些都會令陰道菌群失衡,令念珠菌更易捲土重來。如果本身有糖尿病、免疫力偏弱、經常服用抗生素或長期使用護墊,反覆感染風險亦會大幅上升。
念珠菌陰道炎常見症狀:唔係每次都有異味
不少人對念珠菌症狀認知不足,誤以為只是「痕癢」或「白帶多」,但其實它有幾個相對典型的特點,可幫助分辨是否反覆感染:
首先是陰道或外陰強烈痕癢,尤其夜晚或洗澡後更明顯;其次是白帶變得像豆腐渣般凝塊,不會呈水狀,也不太會有腥臭味;性交或排尿時偶爾會有灼熱或刺痛感;如果發作次數頻密,外陰皮膚可能因抓損而變紅或脫皮。這些症狀一旦反覆出現,就要懷疑陰道環境長期失衡,需要更深入處理。

點解會反覆?4大根源唔處理治療都會白做
香港婦科醫生指出,反覆念珠菌通常不是單一因素造成,而是長期的生活、荷爾蒙與陰道菌群失衡,共同令念珠菌持續捲土重來。
第一個因素是陰道菌群被破壞,例如反覆用消毒液清洗、抗生素治療感冒、或長期貼護墊;第二是荷爾蒙變化,例如經前、懷孕、服用避孕藥期間,雌激素變化會令念珠菌更易生長;第三是糖份攝取過高或血糖偏高,念珠菌以糖為養分,因此血糖不穩者特別容易反覆;最後是一味自行買藥膏治療,但沒有完整治療療程,導致念珠菌暫時被壓制,但未被完全清除。
正確治療方式:口服+陰道用藥配合效果最好
念珠菌陰道炎的標準治療以抗真菌藥物為主,包括陰道塞劑、外用藥膏或口服抗真菌藥。一般初次感染的女性,使用3~7天塞劑已能改善,但如果屬於反覆型(每年≥4次),醫生通常建議口服加陰道治療結合,再配合長期維持療程,例如每星期一次、連續半年,以降低復發率。
值得注意的是,市面上部分藥膏只能舒緩痕癢,但無法真正消除真菌;另外,不少女性只用一兩天覺得舒服就自行停藥,結果念珠菌殘留,遲早再爆發。專科醫生強調,只靠外用藥膏通常治標不治本,反覆者更需把陰道菌群平衡和誘因一起處理。
復發型念珠菌重點處理:先找原因,再改善體質
治療反覆念珠菌,不只是「殺菌」這麼簡單,而是要找出真正誘因並同時改善。
第一步是檢查,包括陰道分泌物塗片、陰道pH測試、真菌培養,有需要時甚至會檢查血糖或荷爾蒙;第二步是改善生活習慣,如避免穿緊身褲、少用護墊、保持私處乾爽、避免過度清潔;第三步是調整飲食,減少甜食及精緻碳水;第四步是提升免疫力,包括睡眠、壓力管理及適度運動。這些配合藥物維持治療,通常能有效減低復發風險。
何時要睇婦科?反覆3次以上一定要檢查
如果一年內感染兩至三次以上、症狀每次都差不多、或自行用藥後仍反覆出現,就非常建議盡快求診婦科。部分女性以為只是普通感染,結果其實是細菌性陰道炎、滴蟲、或更複雜的混合感染,症狀類似但治療完全不同;另外,糖尿病或免疫系統問題也可能透過反覆念珠菌「爆煲」而被揭露。
溫馨提醒:念珠菌陰道炎本身不算危險,但反覆發作會大幅影響生活質素、性生活,甚至造成外陰皮膚慢性發炎。香港女性如果長期受痕癢困擾,建議不要只靠自行買藥,而是結合婦科檢查、完整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只要找出誘因並持續改善,大部分反覆念珠菌都能真正控制,不再「一陣好一陣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