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怡康醫院
月經三天就結束正常嗎?正常經期天數標準是多久?
女生天生就有兩種煩惱,一是來月經了,二是月經還沒來。
女生也都會有兩種釋然,一是月經終於走了,二是月經終於來了。
總擔心月經不規律?那得先知道,什么樣的才算是正常的?月經是否正常要看以下幾個方面:
周期
月經周期的長度指從月經到來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經第一天之間的天數,大多數人的周期長度為21-35天,平均月經周期在28天。
當然偶爾的周期波動也不需要擔心,畢竟月經受影響的因素太多了。
關於行經的時間
大多數女性來月經的時間一般為3-7天。
若是超過這個時間,有可能是子宮內膜息肉、盆腔炎症等婦科疾病;若是行經時間少於3天,可能是卵泡發育不良、子宮內膜太薄,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關於行經的月經量
每一次月經出血總量大約為20-80ml。
國際婦產科聯盟將月經過少定義為每次少於5ml。醫學上將當月經量多於80ml則被認為血量過多。
那月經量怎么算呢?
看看你用過的姨媽巾,能把一片日用姨媽巾完全浸濕的量,可以估算為20ml,而姨媽巾只有中間部分被浸濕(大約占整塊姨媽巾1/3),可以估算為5~7ml。
一般醫學上,總量變化超過一半,連續變化超過3個月,則視為異常。
所以,不管你月經量是多是少,行經時間是3天還是7天,只要一直以來比較規律,那基本上就算正常。
當然,月經突然變化可能受多種因素影響,比如熬夜、壓力大、疲勞、節食、過度運動等都會影響月經的規律。若是存在以上因素,則建議多休息,放松心情,改善作息和習慣,月經則會慢慢回歸正常。
若是依舊連續幾個月都不規律,則建議及時到醫院掛婦科看看哦。
關於月經可能提示異常的症狀
某個月開始,周期每次都提前,且變化的更加頻繁——可能提示著卵巢功能下降。
因為卵巢功能衰老導致的月經周期變化是這樣的,周期先變短(雌激素水平降低導致排卵更早觸發),然後再變長(卵子變少開始跳躍周期),最後真正閉經。
月經量減少一半以上+連續變化3個月以上——可能提示著激素方面的問題,比如多囊卵巢綜合症、甲狀腺功能異常(比如甲亢或甲減)和高泌乳素血症。
月經突然增多+行徑期延長——可能提示著子宮內的病變,比如子宮內膜增生、子宮肌腺病等。
養出規律月經,先做好3件事
如何養出規律、健康的月經呢?專家們表示,需要先做好以下幾件事。
1、堅決避免過度節食
“節食減肥的盡頭,可能是內分泌科。”這並不是一句玩笑話。
促性腺激素是一種含糖的蛋白質,過度節食、缺乏蛋白質的人,不僅無法分泌足夠的促性腺激素,還可能出現下丘腦功能紊亂、腦垂體功能衰退,從而使卵巢等生殖器官功能減退,甚至停止排卵。
深圳大學總醫院內分泌代謝病科主任李強表示,每周減0.5~1千克最適宜,這樣能讓身體有時間適應。
減重期間配合飲食控制,但不要不吃主食,細嚼慢咽,進餐時間不少於20分鍾。
2、避免壓力持續累積
工作壓力大、情緒緊張等,都可能通過神經內分泌系統,影響激素調節,進而導致月經推遲。
偶爾焦慮在所難免,但要避免負面情緒持續累積,調整情緒可以試試:
① 深呼吸、冥想,或者做一些能出汗的運動;
② 聽音樂、唱歌、洗熱水澡、按摩;
③ 養只寵物,多曬太陽;
④ 多去綠植覆蓋率較高的公園,擁抱大自然;
⑤ 拋棄一次完美的想法,改成“小步迭代”的方式,先用七成時間做到60分,再用剩餘時間慢慢雕琢。
3、戒掉熬夜
長期熬夜,人的內分泌和神經系統容易失調,進而牽連月經。
成年人推薦的睡眠時長為7~8小時,6小時是底線。盡量在23點之前使自己進入睡眠。